我院2022級碩士生第一團支部開展“抵制電信詐騙,守護網絡安全”團日活動暨組織生活會

發布時間:2023-05-31浏覽次數:10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提升青年學生反詐騙意識,有效預防和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發生,在“世界電信日”到來之際,伟德官网地址多少2022級碩士生第一團支部于2023512日開展了“抵制電信詐騙,守護網絡安全”團日活動暨組織生活會。


1
講解部分


活動伊始,2022級碩士生第一團支部書記邵嘉曌展開《常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類型及手法分析》宣講。首先,她為大家介紹了電信詐騙的概念及詐騙現狀,并詳細介紹了當前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和類型,包括刷單返利、網絡貸款、網絡購物、網絡交友、冒充身份等。接着,她通過生動的案例向同學們介紹如何識别和應對這些詐騙行為,包括不輕易洩露個人信息、妥善保管個人财産、拒絕陌生人要求,以及如何應對電信網絡詐騙的正确做法,要保持沉着冷靜、及時撥打報警電話、主動聯系老師和家人等。最後,她提醒大家要時刻保持警惕,加強自我防範意識。



2讨論部分

宣講結束後,支部開展組織生活會,支部成員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思想、總結經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楊虹和吳昀芊同學就個人經曆和身邊案例進行了交流分享,鼓勵大家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并提出了一些實用的防範建議。


2022級碩士生一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楊虹

在團支部舉行的“反電詐宣傳”主題活動中,我看到了一個個詐騙案例,收獲有以下幾點。首先是了解了詐騙手法9大類型,也了解了全省高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類型,分别是刷單返利、網絡貸款、網絡購物、網絡交友和冒充身份。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冒充身份”這一詐騙手段。冒充身份類詐騙是一種最為常見的以假冒身份,騙取信任後索要錢财的“短平快”的詐騙手法。“冒充身份”又分為三種類型:冒充公檢法、冒充領導、冒充熟人。冒充公檢法:威脅恐吓、涉嫌犯罪、洗脫罪名。冒充領導、熟人:緊急資金周轉。最後是牢記了兩點提醒:不要把電信詐騙不當回事,認為自身不會被騙,所有的被騙受害人都認為自己不會上當受騙;不要向任何人轉借、出租、販賣自己的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涉嫌掩飾隐瞞犯罪所得罪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2022級碩士生一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吳昀芊

近年來,随着科技日新月異,移動互聯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越來越多地享受到現在通信帶給我們的便利: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加快溝通的速度,及時了解資訊的變化。但有陽光難免會出現陰影,一些和電信,網絡相關的詐騙也日漸浮出水面。

所謂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和轉賬的犯罪行為。遠程和非接觸是電信詐騙的兩個特點,也正是因此而給破案和追逃造成一定難度。為了逃避法律風險,有些騙子會躲在境外作案;由于是隔着電信這個媒介,被害人通常是隻聞其聲,未見其人。由于投入低,收益高,風險小,操作簡單,電信詐騙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興起後開始“茁壯成長,方心未艾”。讓人防不勝防,給老百姓帶來經濟損失和精神壓力。

在接受了反電信詐騙宣傳後,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保護個人隐私,不随意透露自己或者家人的個人信息,比如手機号碼、姓名、地址、身份證号碼等,讓罪犯找不到犯罪行為實施的機會。第二,不輕易點開陌生人的鍊接或者添加陌生人的微信,避免手機中毒。第三,加強對身邊人員的宣傳,特别是家裡的老人,讓他們不要輕易受騙。告訴他們詐騙電信的特征,如何甄别真僞,了解如何找到正規渠道。

雖然出現了一些陽光下的陰影,但我們不應因噎廢食,隻要加強全民防範意識和法律建設,我相信不久,與電信詐騙相關的犯罪會降低甚至消失。到那時,我們才能放心大膽地享受現代通訊“天涯若比鄰”般的便利。



通過本次“抵制電信詐騙,守護網絡安全”活動,班級同學對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形成全面了解,深刻認識到電信詐騙對個人和社會的危害,增強了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在當今電信網絡不斷更疊的時代,我們要加強自身網絡安全素養,保護個人隐私和重要數據,共同為網絡安全建設貢獻力量。讓我們攜手共建網絡安全防線,共同守護我們的數字世界!


(供稿:伟德官网地址多少2022級碩士生第二團支部)



Baidu
sogou